水城縣:獼猴桃形成產業帶
2018-11-28
水城縣:獼猴桃形成產業帶
“今年我家的9畝獼猴桃,掛果了7畝,到9月份就全部賣完了,光賣獼猴桃的收入就達到20萬元。”談到獼猴桃,水城縣米蘿鎮倮么村村民羅光祥的臉上寫著驕傲。
今年52歲的羅光祥已經跟獼猴桃打了整整12年的交道,從最初的“小打小鬧”到如今成為獼猴桃“大戶”。
2012年,水城縣下定發展獼猴桃種植產業的決心,沿水黃路阿志河大橋,經猴場鄉、蟠龍鎮、阿戛鎮、米籮鎮、勺米鎮梭沙村等,傾力打造了集“生態、旅游、文化”為一體的“百里獼猴桃產業帶”,讓沉睡的土壤及氣候等優質資源活了起來。
羅光祥所在的米籮鎮正好是獼猴桃產業帶上的一大重要區域,這讓默默獨守獼猴桃林地的他看到了希望,“從那時起,百里獼猴桃產業帶相鄰的鄉鎮,不同規模的獼猴桃種植產業就悄然興起了。”
和羅光祥同村的貧困戶柏云忠,對獼猴桃帶來好處感受頗深。他現在在獼猴桃基地務工,農忙時一個月可以有2000元的工資,一年下來有1萬多元的收入;再加上我將家里17畝土地入股到水城縣宏興綠色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種植獼猴桃,入股分紅也有1萬多元。
“自己再勤快一些,今年脫貧不成問題!”柏云忠坦言,“要是換作以前,靠種植玉米和土豆等傳統農作物來創收,脫貧想都不敢想。”
一顆綠果果,一條產業帶,綠了陡山坡,富了窮村莊,甜了老百姓,這片“希望”,是水城縣用智慧和行動鋪就出來的。
近年來,水城縣堅持生態產業化、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理念,以“三變”為抓手,按照“公司+村集體+基地+農戶”“平臺公司+村集體+實施主體”等模式,通過政府平臺公司引領,引進民營企業投資、鼓勵引導農民參與,不斷壯大獼猴桃產業規模;線下建成大型獼猴桃交易市場,線上建立獼猴桃電子商務中心,開拓俄羅斯、臺灣等海外市場,走出了一條綠色致富的康莊大道。
目前,水城縣獼猴桃產業規模達到10.39萬畝,覆蓋4803戶貧困戶,商品果率達到60%,今年掛果面積5.3萬畝,銷售收入2.32億元。今年,新增獼猴桃種植面積4.37萬畝,其中倮么村新增2165畝,涉及貧困戶入股139戶480人,人均實現增收3200余元。
“下一步,水城縣將圍繞生產標準化、加工現代化、智能信息化、銷售品牌化等舉措,以‘中國醉美百里獼猴桃谷’為核心,多元化推進獼猴桃基地建設,把獼猴桃產業真正打造成為生態水城特有的一張靚麗名片。”說起未來,水城縣獼猴桃產業園負責人王齊安期待滿滿,他表示,水城還將在“農、旅、文”深度融合上下足功夫,緊緊圍繞“百里獼猴桃產業帶”,進一步挖掘、開發、整合發展創意農業的自然資源,推進以獼猴桃為主題的田園綜合體建設,促進農旅文一體化發展。
(來源:貴州日報)
公司地址: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石龍街道紅橋中路73號
電話:400-108-6288 0858-8116266 0858-8116266
客服QQ:
微信掃一掃